杨俊峰,1954年4月出生于河北沧州,1998年于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调处退休。现为新疆火焰山书画院副院长、自治区老干部书画协会副会长、国画院副院长、新疆军旅书画院花鸟创作研究室主任、新疆农大人文学院客座教授、山西尧舜禹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新疆分会会员。他打破两笔画一颗葡萄的传统方法,首创“一笔葡萄”国画技法:用笔尖、笔肚、笔根蘸含层次渐变的颜料,采用传统的提、按、旋、转等笔法,融入草书的连写形式,适当的以轻、重、松、急的力度,一笔可以画出十几颗甚至一整串葡萄来。同一笔画出的葡萄具有浓润、干湿、晕涩、远近、生熟的色彩变化,界限分明、内涵丰富。作画时,下笔如风,眨眼成串,被同仁们誉为“葡萄杨”。他笔下的果实串串水灵多汁、颗颗鲜嫩诱人、香活毕现,令观者如临架下,欲摘难罢。
葡萄藤上的两只小鸟要么叽喳欢闹,互诉衷情;要么一只斥责,情绪激昂,显得霸气。另一只垂头屈让,叱目穷词,却执意孤行,似听未闻。强弱分明,意蕴拟人,好像一对夫妻争执,其境诙谐,令人忍俊不止。
他的佳作《腾龙玉珠》之所以被大家瞩目,是因为他以“行千里曲折路,结万颗香甜果”来诠释葡萄无惧艰难的志向和博大胸怀,被国家领导人和政界人士以及众多企业家所推崇,皆以得之而为荣。画面左起龙头,大叶披肩,生果沉坠;蜿蜒的藤蔓形成起伏的龙身,满怀醇香硕粒,胸有华章;几笔粗叶之下,鳞耀四足,踏定乾坤;龙尾轻扬,顺风、顺水、如意吉祥。偏有一只蛐蛐在龙脊上梳羽,稍惊即飞,非常生动。
杨俊峰先生对人生自有特殊的理解,他认为人活着就是幸福,身边的这些物质是为了让人们体验更好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仅仅是驾驭财富的多与少,万贯家财换不来留驻生命的一分一秒,生命的驻足是以崇高奉献才能显示他存在的价值。杨俊峰坚持为社会做无偿服务,常常发起或组织一些书画家参加社会活动、慰问边疆哨所官兵、学校、关怀社会底层人员、还常常到劳教所监狱为大墙内的劳教人员奉献爱心,鼓励他们重新认识人生,鼓足勇气,努力改造,争取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