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于11月3日拉开帷幕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与国内现有展会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一)规格高。博览会由中国国家商务部和东盟国家经贸主管部门及东盟秘书处共同主办,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吴仪副总理亲自担任组委会名誉主任,国家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担任组委会中方主任,东盟10国经贸主管部门的部长共同担任组委会主任。届时,中国和东盟各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各主要商协会负责人、大企业CEO、投资商、采购商、专家、学者将齐聚广西南宁,共拓商机。
(二)国际性强。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一个国际性、综合性博览会。它包含五大内容——商品贸易、投资洽谈、服务贸易、高层论坛和文化交流。它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主题,充分展示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成果,同时向全球开放。届时,不仅有中国和东盟的企业商家参会参展,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跨国采购商、投资商也将云集博览会。
(三)特色突出。博览会采取进口与出口相结合,以进口为特色,强调对东盟市场开放,做东盟商品进入中国的桥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走出去”为特色,强调中国企业对东盟投资,做中国企业投资东盟的平台;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相结合,首届博览会以旅游服务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果转让为切入点,培育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新增长点。此外,在博览会期间还将同时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风情东南亚晚会、中华情晚会、南宁东南亚国际美食节、南宁东南亚时装周、绿城歌台等系列文化活动,促进与东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
(四)市场大。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在中国举办的第一个以自由贸易区为主题的博览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是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2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1.2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是继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依托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博览会将聚集巨大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五)商机多。中国—东盟博览会是在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不断发展、经贸合作政策不断出台、投资贸易机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举办的,有政府的推动作保障,有双方的协定为引导,将会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而不断创新和发展,给企业界带来前景广阔的商机。
自1990年以来,中国-东盟双边贸易额以年均20%的速度递增,启动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后,双边贸易额更是以30—40%的速度递增,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今年1至6月份达到478亿美元,增幅39.7%,温家宝总理提出的到2005年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每年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将使中国与东盟的合作更加全面、深入和务实,对2010年前如期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