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136  新疆  帽子  祝永亮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商海龍吟 » 正文

2013年中国创业趋势之新药研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3-05  来源:网络采集  浏览次数:149
核心提示: 做移动医疗和做社交、做游戏、做电商有显著不同,这个领域关乎健康,关乎性命,关乎良心。很多时候看起来没那么时髦,没那么好玩,会很苦很累很受伤。但这就是医疗的本质:大医精诚,救死扶伤。
         创业趋势:新药研发
       2012,在卫生部新年献词中被定性为“深化医改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办医的“新36条”细则出台,民营医院将可以像公立医院一样参与评级、作为非营利机构经营,公立医院可以转制为民营;2011年末中央财政为“重大创新药物研制”专项下拨的400亿重金,去年又再追加750亿;针对2012年起5年内全球600多个专利药到期引发的仿制药过热,年末又出炉了新的药品质量要求和梯级定价方法;全球最大医疗设备制造商美敦力(Medtronic) 以8.16亿美元收购“康辉医疗”,释放了中国医疗器械将登上世界舞台的积极信号。
       众多机构宣布布局医疗,已经或筹备成立行业基金的就有君联、德同、软银中国、高特佳等。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就处在大爆发的前夜。
       新药和医疗服务是重点
       口述 |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董事总经理杜莹
       在做投资之前,我从事新药研发大概有20年。就我个人观点,中国大医疗健康产业最缺同时也最有机会的是新药和医疗服务。具体来讲,创新药、高端生物仿制药和医疗卫生系统改革是我在2013年最关注的领域和方向。
欧美真正有实力的医疗公司,都是以研发创新药为主。一个市场很小的药拿到新药证书就值十几亿美元,市场大的药收益可达上百亿美元。从投入、回报的比例来看是值得的,一些针对疑难疾病的新药往往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靠专利保护雄霸市场。
       但是在中国,仿制药充斥市场,自主创新药少有创业者涉足,也鲜有投资人关注。说明在中国,有领导全球新药研发成功经验的创业者少,真正懂新药研发的投资人更少。
       创新药可以是针对全新靶点的新药,也可以是对现有药物的优化和改造。去年,浙江贝达药业的抗癌新药凯美纳(Conmana)上市一年就有两三个亿的收益,这就是一款针对已知靶点的创新药。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在国外有新药研发经验的科学家纷纷回国,想要在中国大展身手,但都面临了非常大的融资困难。今年,我个人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寻找从欧美引进优质新药到中国来开发的项目,因为这样可以极大缩短开发时间、降低早期风险。
       仿制药领域,我认为值得关注的是生物仿制药(biosimilar drug)。化学仿制药(generic drug)由于进入壁垒较低,中国药企与其他国家相比没有明显优势。但生物仿制药的全球市场才刚刚开始。
       除新药以外,去年政府向民营资本办医院伸出了橄榄枝。民营资本办医,开展得比较早的是建眼科、齿科、体检、医美等专科医院或诊所连锁经营。对综合性医院,又有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经营-移交)、ROT(Refurbish-Operate-Transfer,更新-经营-移交)、产权收购等不同切入方法。我最看好的是医疗资源不错、经营理念亟待市场化的既有公立医院通过ROT模式转民营,卫生系统将医院的经营权委托给企业,企业自负盈亏。
       中国需要改革的公立医院太多了,ROT模式的优点是投入资金较少,只要建立起一套先进的管理方法,就比较容易扩张。而如果要收购医院股权,扩张速度就会比较慢。至于专科医院,医疗人才短缺是当下无解的瓶颈,但在一些对病人资源、管理模式、药的投入需求多过基础设施的细分领域还是有机会,比如:精神病院、康复中心、儿童医院。反之,心血管病这类需要大型设备的医院,机会就比较渺茫。
        副标题
       生物药在中国还有20%的市场缺口要填
        口述:信达生物制药总裁兼CEO俞德超
        “生物医药”,在中国政策、行业、舆论各个层面的话语中通常泛指整个医药工业,即作为中药、西药(即化学药)、生物药三种不同类别药物的统称。我要讲的和我自己在做的,是狭义的生物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的具备生物活性的药物,而且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生物药。
       生物药在中国医药工业中的比例非常之低。三组数字可以说明这一问题:第一,美国23%的国民医药消费是生物药,全球平均值是20%,中国只有不到2%,也就是说美国人1块钱药费里有2毛3是生物药,全球平均2毛,中国只有2分;第二,新兴国家韩国的生物药生产规模都达到了50万升(生物反应器体积总和),而中国举全国之力还不足10万升;第三,国产生物药出口依然为零,尚未突破。这是因为自1990年第一个国产重组生物药面市至今20多年,上市了30多种药,全部是仿制而且是低端仿制药,质量远低于国际标准,也还没有一座生物药工厂能达到国际标准。
       但是,也许用不了10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老龄化加剧和消费升级,2%~23%之间的空档就需要有人填上。包括生物仿制药(biosimilar drug)在内的高端生物药,在中国都归属于“一类创新药”,是国家“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的重点扶持方向,又坐拥如此大的市场空间,可以说无论创业、投资都很有机会。
      这个机会不是人人都能抓住的,有很高的进入和技术门槛。首先,中国法律规定生物药不允许代工,这就意味着必须自建工厂,投入需要1亿~2亿美金之巨,考验融资能力。再者,其涉及的技术除了药品开发还有工业生产,要求核心团队拥有双方面的综合经验,即必须在海外大药企研发成功过生物药,同时还要懂得运营、管理国际标准化工厂。
       我们的核心团队成员都是在美国从事生物制药行业20年以上的海归,很幸运地拿到了全球最大基金公司富达投资集团(Fidelity Investment Group)、世界10大药企之一美国礼来制药集团亚洲基金(Lilly Asia Ventures)和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的共同投资。对于产品,我们的定位很明确,只做高端生物药,尤其是拥有全球专利、不仅满足国内市场而且能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品种。以生物药平均开发周期为6年~8年计算,我们的产品面市时间大约会在2015或2016年。
       展望2013年,有两件事我认为会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一件是我前几年开发的全球专利生物新药“康柏西普”(Conbercept)将完成临床实验审批正式面市。这是一种治疗眼底病的生物药,能使因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疾病失明的患者重见光明。其上市将有望引发不输于凯美纳(Conmana)的市场震动,并带动各方对生物制药的新一轮投资热情。
      另一件是美国生物仿制药法规可能付诸实施,会促使国家药监部门改进药审制度,推动中国生物仿制药法规由调研进入到起草阶段。如果中国的药审标准还像10年前一样什么药都批、一个药批几十家,质量要求和技术门槛低,这一拨生物药热潮势必也将走回老路:低端重复投入,低价恶性竞争,一家也做不大。如果去年国家公布的一系列医药行业利好政策能全面落实——全面提高药品质量标准、限制审批低水平仿制药、以梯级定价估计创新,中国的生物药产业必将迎来真正的大爆发。
      副标题
      创业趋势:移动医疗领域的小生意与大机会 
       口述|丁香园创始人 李天天
        2012年年底,我在美国华盛顿参加“2012 mHealth Summit”大会的演讲标题是“大机会,小生意(Big Opportunity, Small Business)”,讲述了我个人对中国移动医疗行业的一些观点:中美医疗体制截然不同,不能将美国的成功模式简单类推到中国;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和政府对移动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概念还需较长时间进行引导和教育;中国在移动医疗/健康领域的App虽然数量不少,但能够满足用户刚性需求的并不多,赢利模式还不够清晰……貌似泼了一些冷水。会后,一位听众建议我修改标题的顺序,将其前后颠倒一下,变为“小生意,大机会”。她认为任何生意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只要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再小的生意也有做大的机会。
       从语法角度看,“移动医疗”一词是偏正结构,“医疗”是主体,“移动”只是一种技术手段。
      首先,中国的诸多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企业,对各种移动应用可谓青睐有加。他们希望通过移动应用来管理自己的医药代表、向医务人员传递产品信息、在会议中增进参会者互动、甚至通过App直接辅助临床试验。企业的产品经理们迫切希望利用移动应用打开新的推广渠道,为现有的“学术营销”之路增加新的“传播利器”。从全球趋势来看,各大跨国医药企业也纷纷开发相关的移动医疗产品,或侧重内容,或侧重工具,或侧重客户管理,而且预算充足,出手大方,确实是一块不小的蛋糕。但是很容易干着干着就成软件外包公司了,又陷入了拼价格、拼关系的怪圈中难以自拔。
      其次是对医疗机构,相对现有的医院信息化系统,移动医疗可以做到随时随地监测、分析、管理和共享数据,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医疗的可及性和患者的安全性,是住院患者电子病历系统的有力延伸。数周前,美国的医疗信息化服务商AthenaHealth(ATHN)公司以3亿美元代价收购著名移动医疗服务提供商Epocrates(EPOC)公司,也暗合了二者可以协同发展的新趋势。
      但问题在于,中国绝大多数公立医院信息系统不开放、数据不共享、格式不标准、各服务商之间不良竞争……不多说了,成“不不不”派了。
       再次,是针对医务人员,目前中国医生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非常高,大家经常使用的App也和专业高度相关,毕竟医学本身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行业。一般来说,医务人员对于用药指导、疾病知识、新闻资讯、专业工具等类型的App格外青睐。除了医务人员,医学院的学生群体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人群。根据笔者手头的一份美国哈佛医学院调查,美国94%的医学生拥有智能手机,他们对于网上课程、继续教育、经典教材、医学图片等App非常喜欢。而进入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则对疾病知识、医学工具等App比较感兴趣。
       医学生普遍对记笔记和加注释这两类应用比较关注,所以类似Evernote、GoodReader的安装率和使用频率非常高。不同层次的医务人员在不同人生阶段的需求迥异,需要对医务人员工作流非常熟悉,才能打造成功商业模式。
最后是面对消费者。和上面提及的住院患者电子病历系统相比,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兴建的居民健康档案则更加侧重社区居民的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理论上具有潜力更大的市场,毕竟住院患者还是少数,而且他们出院之后的长期跟踪随访、健康数据采集等更需要移动服务的大力介入。在这方面日本已经走在了前列,早在去年7月,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NTT DoCoMo和欧姆龙健康医疗公司合作宣布成立DoCoMo健康医疗公司。该公司将致力于将移动用户的智能手机同欧姆龙的医疗仪器如血压计、睡眠监视器等连接起来,帮助用户更方便地收集整理这些信息,并能够基于云计算实现相关信息的管理。
       收集数据并不难,存储数据也只是技术问题,难的是如何有效动员医务人员根据这些数据为消费者提供长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以上四个方面,在国内都已经有一些先行者在努力探索了。虽然目前来看还是不折不扣的“小生意”,但从国内外的趋势分析,未来都具有较好的可成长性,由此可以扩展的商业机会也有很多。在诸多挑战中,笔者认为政府的管理政策是最难被突破的,但随着中国医疗改革的逐步深入,在个别地方先出现转折点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比如广东、浙江。
      做移动医疗和做社交、做游戏、做电商有显著不同,这个领域关乎健康,关乎性命,关乎良心。很多时候看起来没那么时髦,没那么好玩,会很苦很累很受伤。但这就是医疗的本质:大医精诚,救死扶伤。

摘自http://www.sj998.com/plus/view-421823-1.html

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岚海搜集整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会员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