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136  祝永亮  帽子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风采 » 正文

电视问政别沦为自导自演的涨价听证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6-18  来源:天山网  作者:郭元鹏  浏览次数:172
核心提示:全国首档官民谈心类电视节目《民声》在南京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开播。首期节目围绕南京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的诸多难题展开。现场,南京市城管局局长许卫宁与市民代表进行角色互换,市民代表当起“一把手”,感受城管工作的酸甜苦辣。节目中,市民代表感叹,城市管理真是一个不容易的工作。角色互换后,双方都亮出了高分。
    醉酒双脚踩人,猛掐小贩脖子……近期发生的几起城管事件,再次将城管执法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这种情况下,南京在《民声》节目中,请来城管局长和市民角色互换的做法确实具有深意。“互相亮高分”的结果对于有关部门来说必定会是“很自豪”,但是对于民众来说却是“很奇迹”。按说看到这样的结果民众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但是这种“互相理解”如此完美,就会让民众有虚假感。

在节目中,南京城管局长许卫宁表示:“南京每年有100多起城管队员被打事件,队员被殴打的事件有所抬头,比以往多。”并且请来了城管队员现身说法。这样的声音到底是“民声”还是“官声”?

这几年,电视台很流行电视问政节目,按说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官民互动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载体。如果不走入歧途的话,电视问政对于社会发展必然会有着不少好处。遗憾的是,各地的电视问政节目咋看咋像一部大片,里面的官员和市民都成了演员,按照设计的“故事情节”,将一个个“精彩”送到了高潮。

某县级广播电台开设了一档名为“行风热线”的节目,定期让一把手走进直播间和听众互动,按说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可是,事实上是什么呢,一把手所有需要回答的问题全部是工作人员准备好的打印稿,而打进电话的“听众”则是他们安排的工作人员,真正的听众,导播是不会给接入的。这是一个真实的例子,至今这节目依然在和“听众”互动着。

机关评议投诉最多的单位成为佼佼者,年终考评满意率100%....。.这些奇迹并不是奇迹,都真实的发生着。当一个个奇迹和百姓感受并不一致的时候,这样的奇迹也仅仅能够满足某些人自己的面子。但面子却不是自己涂脂抹粉就好看的,面子要靠亲民的工作。

电视问政这样的形式搞好了就是百姓之福。如何搞好也很简单,就是对于出场的“群众演员”需要真正的去招募,或者随机抽取,让各行各业的普通群众到电视上去和一把手去零距离。这样的问政才能问出美好,问出正能量,问出发展之路。

想起了逢涨必听、逢听必涨的涨价听证会。这一个个电视问政还会创造多少自豪“奇迹”呢?但愿,只是笔者想歪了,但愿电视问政别沦为自导自演的涨价听证会!

转自: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0617/c70731-21865432.html

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小雨网络采集

 
关键词: 自导自演 角色互换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工信部备案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