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艾克提供
拿起吉他就是一辈子
从艾克记事起,便对音乐有着一种非同寻常的喜爱。艾克的父亲会维吾尔族民乐和风琴,艾克一出生就一直在听父亲演奏各种各样的音乐。艾克的母亲说,小时候,只要一有音乐响起,哭闹的艾克就会变得安静起来,静静地聆听音乐。
7岁那年,父亲给艾克的哥哥买了一把吉他,可这把吉他却让艾克爱不释手。也许是维吾尔族人天生具有着音乐方面的天赋,虽然没有老师的指导,只靠自己摸索,但艾克在吉他方面的领悟力却超乎常人。
时光如水,转眼间艾克就要上大学了,由于对音乐的喜爱,艾克想去音乐学院学习,却因家人的不同意,在家乡的一所大学里学了五年的法律。在大学里,艾克组建了人生中第一支乐队,成员们用澎湃的热情和娴熟的技艺演绎着动感十足的旋律,很快他组建的乐队风靡全校。那时的艾克,不敢奢望自己成为吉他、贝斯演奏家,可是从一开始弹吉他,艾克心里就明白,这辈子不可能再离开它了。
上大学期间,艾克每年都会趁放假去北京,演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毕业之后,艾克放弃了在新疆稳定的工作,选择留在北京做更专业的音乐。艾克说:“我想可能北京就是适合我呆的地方吧,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觉得很幸福、很满足。”
音乐如同心窝上的清泉
对吉他有着天然的领悟力,这让艾克觉得自己在音乐的道路上一直很顺。他和乐队制作出的音乐旋律悠扬清亮,节奏感很强,让人听完宛如一股清泉流淌到心窝里,温暖明净。
一次偶然的机会,艾克与在伯克利音乐学院毕业的周大伟相识,在音乐上相通的两个人很快变成了好朋友,两人还一起组建了乐队Panjir,从最初的三名成员发展到如今的十一名成员。2008年,Panjir乐队推出了第一张专辑,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Panjir乐队被业内人士称为是北京最受欢迎的做民族流行乐的乐队,而艾克本人被称是“中国最好吉他手之一”。而面对这样的荣誉,艾克付出的心血是可想而知的:“至今为止,我每天仍会练近十个小时的琴。不过组建乐队不一样的是,我不能只做个乐手,还得负责操控全局、编曲配器,把握音乐的风格,这就需要有音乐的专业性和创造性,这个我做到了,所以我的乐队我的音乐很受欢迎。”
总是在尝试各种音乐创作的艾克,为了能够受到音乐最顶级的教育,2010年去了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深造。在那里,艾克还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奖学金。在伯克利音乐学院,艾克主攻“professional music”专业,这个课程包括和声学、视唱练耳、配器法、歌曲写作等等。这让艾克学到了他想学的东西也让艾克在音乐上将吉他运用得更加得心应手,同时,艾克还结交了很多出色的音乐家朋友。
现在艾克除了要准备自己的下一张演唱专辑,还要制作斯琴格日乐的专辑音乐,要忙于古尔邦节的演出及排练,艾克虽然忙碌,但他很快乐。
良好的音乐感觉最重要
记者:作为音乐制作人,您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将音乐更好的表达出来?
艾克:我觉得做音乐,除了良好的音乐感觉,还需要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做出最好的音乐。我对每一段音乐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我会用我的吉他、贝斯或者歌喉以各种状态表现出来。比如在蒙古音乐里我可能会加一些维吾尔音乐的元素或者一段阿拉伯的长调,表现维吾尔传统音乐我可能会用爵士乐的手法或者加入一些印度音乐的元素,那会很有意思。
记者:你是斯琴格日乐的乐队吉他手和贝斯手,当初你们如何认识的?您和她合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艾克:我们是在一次同台演出时认识的。在后来的接触中,她觉得我的弹奏很棒,就跟我说我们一起玩音乐吧。此后,我们变成了很好的朋友。通过她,我了解到很多有关蒙古的音乐元素。斯琴格日乐是乐手出身,对自己的音乐有着很独特的创造性和驾驭能力,是真正爱音乐、懂音乐的人,所以我们的合作非常轻松愉快。
记者:作为一名乐手,您觉得乐器的好坏很重要吗?
艾克:我认为学习任何一门乐器,70%在于自身的练习,30%在于设备的质量。我记得当年在美国学习的时候,有一次一个学生拿着一把近2万美元的贝斯上课,而给我们上合奏课的老师用一把普通贝斯就弹奏出了很不错的音色。所以,个人对乐器的拿捏才是最重要的。
转自:http://news.ts.cn/content/2013-10/08/content_8768693.htm新疆商业网信息中心编辑紫叶网络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