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136  新疆  帽子  祝永亮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网络资讯 » 正文

新疆库尔勒市:那些令人怀念的老手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3-18  浏览次数:298
核心提示:借用中国作家程耀根的小说《补锅匠》里面的一段描述:一个挑着担子的补锅匠,正悠然自得地在草原上走着。他边走边唱:“走江湖,浪悠悠,五湖四海任我游。穷家无钱需要我,富家照样把我求。他有白银堆北斗,我有手艺度春秋……”然而,现在在库尔勒市却难寻补锅匠。
     3月13日,巴音郭楞日报刊登了《居民欲补破壶难觅补锅匠》后,引起了新疆库尔勒市众多读者的热议。大家感叹,随着库尔勒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去有些与人们息息相关的行业好像被遗忘了,如裁缝、补锅匠、修钢笔的师傅等。对此,3月13日、14日,记者在库尔勒市人民广场采访了众多市民,了解那些“被遗忘”的行业,以及采访了“被遗忘”行业的从业者。

  >>补锅匠 以前排队补锅现在没人补锅

  借用中国作家程耀根的小说《补锅匠》里面的一段描述:一个挑着担子的补锅匠,正悠然自得地在草原上走着。他边走边唱:“走江湖,浪悠悠,五湖四海任我游。穷家无钱需要我,富家照样把我求。他有白银堆北斗,我有手艺度春秋……”然而,现在在库尔勒市却难寻补锅匠。

  市民王军热爱厨艺,天天与锅打交道。“第一次补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家里炒菜、煮面、烙饼子,都用一口锅,长时间使用,锅底就用穿了,我家邻居老梁是做铁皮加工的,他会补锅。到上世纪90年代,在萨依巴格市场有一家补锅店,有次我去补锅,排了30分钟的队,花费5元钱。”王军说,他记得从2001年开始,这家补锅店就关门了,之后再没见到补锅匠。

  市民段丽丽认为,一口锅使用十几年已经很值了,没必要再修,所以她家的锅用坏就卖废铁了。

  记者咨询了巴州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所锅炉室的工作人员,看能否从他们那寻找到会这项手艺的人,可惜没有找到。一名工作人员认为补锅手艺称得上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在老年人中能找到。

  记者在萨依巴格市场附近寻找补锅匠,得到的回答是:“没听说谁家的老人会补锅”、“现在谁还会去补锅”、“附近没有补锅的人”等,年轻人甚至不知道锅坏了还可以补。“90后”的徐毅翔说,锅用坏了直接换新的,也没有见过补锅匠。

  >>裁缝 以前做衣服现在改衣服

  今年58岁的赵秀芝说,她15岁前穿的衣服都是自家纺线织布、染色做出来的,衣服上带有古典样式的衣襟和盘扣。到上世纪80年代,她就再也没有穿过自家做的衣服了。

  50岁的王维耀说,8岁那年,在过年前,妈妈会带着他去裁缝铺做新衣,不用量裁,按照小孩的标准就可以了,衣服的颜色大多是蓝色、黑色,一件新衣缝缝补补可以穿3年多。

  “90后”张川小时候穿的毛衣和裤子都是母亲亲手做的,但自打他上学后,因为有了更好的审美观,便买衣服穿了。

  记者在库尔勒市交通东路北一巷找到了一家裁缝铺,店主王慧萍是甘肃人,她当裁缝有15年了。“小时候家里穷,过年都穿不上新衣,所以长大了,我就当了裁缝。”王慧萍说。

  1999年,27岁的王慧萍在老家进入到一家服装厂工作,开始了她的裁缝生涯。量身、画样、剪裁、缝制,3天时间,一件新衣服就能从她手中缝制出来。逢年过节或谁家遇上喜事,便是王慧萍最忙的时候,当听到大家对自己的“作品”赞美时,她就更加享受这份职业带给她的快乐。

  2008年,王慧萍一家来到库尔勒市。“很少有人会花100元去做一件衣服,但我除了当裁缝,没有任何手艺。”王慧萍说,虽然开了一家裁缝店,但每天只做一些衣裤裁边、修改等“小活”。“随着这一行业逐渐没落,很多裁缝或失业或转行,我也是凭着梦想才坚持下来的。”

  在库尔勒市人民东路上有两家洗衣店也提供修改衣服的服务,一家店的店主陆女士说,很多顾客提出增加衣裤修改的服务。为此,去年,她们店聘请了一位裁缝,这名裁缝告诉记者,她从事这个行业已经10余年了,但她现在只能做些缝缝补补的“小活”。

  另一家洗衣店的裁缝杨小可说,每天来修改衣裤的顾客很少,所以裁缝这个行当越来越不景气了。

  >>修自行车师傅 以前为挣钱现在为锻炼

  多数人认为修自行车的人少了,库尔勒市过去道路的“霸主”是自行车,现在则是汽车。

  2009年,市民周晓慧将自行车换成了电动车;市民台月新认为库尔勒市是小城市,出行骑自行车更便捷;市民杜小东曾从乌鲁木齐骑自行车返回库尔勒,日常生活中,他出行也是靠自行车。

  “我觉得生命在于运动,骑自行车能锻炼身体。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库尔勒市交通道路越来越堵,还不如骑自行车上下班呢!”杜小东说。

  那么修自行车的人目前现状如何呢?记者采访了两名修理自行车的师傅。

  2004年,初来乍到的王如均在库尔勒市摆摊修理自行车。营业第一天他只有2角钱的收入,两天后才来了一位要给自行车补胎的顾客,当月他的收入不足百元。“当时我并没有灰心,很多人对我的摊位不熟,生意差是正常的。第二年,我每月的收入涨到700元,第三年,每月涨到1000元,到2009年时,我每月的收入就有2000余元。”王如均说,到了2010年,收入就开始少了,那一年,骑自行车的人明显地减少了。

  孟红莲从事修理自行车工作已有20余年。1989年,她在铁门关路开了第一家自行车修理铺,当时在这条路上还有4家竞争对手,所以第一年时,来修车的人很少。之后,她的店慢慢地有了稳定的顾客,以至于到现在,她的修车铺是这条路上唯一一家还在营业的。

  “2010年左右,其他几家修车铺相继关门了,原因就是挣不上钱。”孟红莲说,1990年,她的月收入可以达到300元,比当时的单位职工还高,2007年月收入有2500元,可现在每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

  但孟红莲认为,以前修车是为了挣钱,现在修车是为了锻炼身体。

  记者在北山路看到一家摩托车修理行,店主陈雷虽然也会修自行车,但这项服务不在他的业务范围内。“现在使用摩托车、电动车的人比自行车多,而且修自行车比较麻烦,又耗时,修车费又便宜。”陈雷说。

  >>修钢笔师傅 以前有人修笔现在难寻修笔师傅

  今年70岁的刘爱云对钢笔有一份特殊的情怀。“小时侯上学用铅笔写字的孩子,家庭条件往往不错,而像我用毛笔写字的孩子,家里条件则一般。后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用上了钢笔。”刘爱云说,有一次他的钢笔供墨管堵塞了,村里有专门修钢笔的师傅,修好后就再没坏过。

  今年45岁的徐娟在上小学时,老师就要求大家使用钢笔。“当时一支钢笔2元,价格便宜,质量一般,在学校附近就有修钢笔的师傅。”徐娟说。

  在库尔勒市萨依巴格路有一家钢笔零售店,店主柳庆国说,该店只售笔,不修笔,若顾客买的钢笔坏了,可送到品牌商售后服务部维修。

  柳庆国说,他的店是2002年开业的,出于热爱,所以选择了销售钢笔。目前,近60%的购笔者是为了送礼,比如朋友生日、孩子考上大学等。

  “现在很难在库尔勒找到修钢笔的师傅,因为品牌钢笔已经建立了完整的售后体系。另外,随着市场上中性笔的出现,钢笔的生意也渐渐地冷淡了,还在使用钢笔的人应该是喜欢硬笔书法或是讲究品位的人士。”柳庆国说。

  >>相关链接

  其他被遗忘的行业

  因市场需求缩减而没落

  打蜂窝煤——在没有煤气、天然气的年代,蜂窝煤几乎每家必备。一个小蜂窝煤几分钱,常常是一买几百个,堆在家门口墙角边。

  翻瓦匠——小青瓦平房时代,尘土堵塞、雨水倒灌等都是翻瓦匠的工作。一般三五人流水作业,工钱日结制。但到了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翻瓦匠自然无用武之地。

  因技术升级被淘汰

  货郎——货郎的历史,几乎是与封闭的经济和交通相伴的。现在,也只有在山区崎岖的羊肠小道上,还偶尔可以听到货郎缥缈的铃铛声。

  崩爆米花——怀旧小吃崩爆米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如今高度机械化,“肯叔叔家”和“麦爷爷家”基本垄断了市场。

  接生婆——五六十年代,在很多农村地区,妇女生孩子都要请接生婆。绝大多数接生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只凭经验接生。目前,全国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1.96%。

  电话总机——作为声音的二传手,电话总机在很长时间都是受到尊敬的职业,不少人通过各种手段,做梦也想当上总机。但随着电话的普及,电话总机也就不需要了。

  因政策体制改变而淡出

  赤脚医生——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后,乡村医生必须经过相应的注册以及培训考试才可开业,赤脚医生的历史也以此画上了句号。

  分粮油票——20世纪50年代到1991年,中国社会一直有人负责分发油票、粮票等,但随着这些票证的淡出,此类工种自然也消失了。


转自:http://news.ts.cn/content/2014-03/18/content_9448746.ht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会员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