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136  祝永亮  帽子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资源 » 正文

中国提高外资进入“环保门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19  浏览次数:165
核心提示:   新华网天津8月1日电(记者 张泽伟)以吸引外资为主要定位的天津开发区,日前将一投资上亿美元的外资项目“拒之门外”,
  新华网天津8月1日电(记者 张泽伟)以吸引外资为主要定位的天津开发区,日前将一投资上亿美元的外资项目“拒之门外”,理由是这个纸制品加工项目占地大、能耗高、污染重。

  这已是拥有4400多家外企的天津开发区一年多来“拒绝”的100多个投资项目之一。  该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勇说,这些被拒绝的项目皆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而被环保部门“一票否决”。

  他说,低能耗、低污染将成为今后天津开发区引进外资的“新标准”。“这个新标准并没有妨碍我们利用外资,相反,我们利用外资的质量提高了,今年上半年新批准的投资项目中,从事科研和新型服务业的项目增长了15%以上。”

  目前,天津开发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206公斤标准煤,水耗为7.88立方米,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89%,均居全国领先水平。

  “环保门槛”的设置,并没有使天津开发区在中国失去“竞争优势”,出现外资转投别处的局面。因为,“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设置了类似的环保门槛。”李勇说。

  江苏无锡市曾拒绝一家投资达18亿美元的造纸项目,上海松江工业区也曾将一个19亿元的投资项目挡在门外,江苏昆山工业区甚至在过去三年里花5亿元让一些污染企业外迁。

  南开大学教授徐复说,随着中国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中国引进外资的方式和策略正逐步改变:从“饥不择食”到“挑肥拣瘦”,从“招商引资”到“选商选资”。

  统计显示,截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万多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854亿美元。

  外资为中国带来资金和技术的同时,一些乘机进入中国的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也给中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负担。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一些产业的生产能力过剩,而且外汇储备充足,内资相对充裕,资金缺口有所改善。中国初步具备了优化外资结构的条件,需要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资金,而是“优质外资”。

  徐复认为,设置“环保门槛”后,原有的区域优惠政策将被新的产业优惠政策所替代,一些技术含量低、污染超标的外资企业将会逐渐退出中国市场。

  但是,也有专家指出,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引进外资的水平和层次也存在较大差距,经济落后地区对外资的需求还很强烈,引资观念的更新需要更长的时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工信部备案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