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来四年,美国新总统处理对华关系的一大难题可能是必须小心翼翼处理复杂心态的集合,在不同利益集团的作用力下保持平衡。 视觉中国 资料图
随着这个“历史交叉点”的迫近,美国整个外交决策和实施系统——从白宫、国务院、五角大楼“核心圈”到国会、劳联产联、智库、商界、军工企业、媒体、非政府组织,都会陷入越来越明显的“心理承压”现象,焦躁、疑嫉、恐慌情绪更加突出,竞争和危机意识更加浓重,导致美国对华政策更难走出两面、含混、摇摆和自相矛盾的区间。未来四年,美国新总统处理对华关系的一大难题可能是必须小心翼翼处理复杂心态的集合,在不同利益集团的作用力下保持平衡。这是一个基本态势,不以谁上台为转移。
美国视俄罗斯与中国为其在传统意义上和地缘政治角度的主要战略对手。在当前美国的战略视野中,很难说俄、中之间谁是更需要优先应对的挑战。奥巴马执政八年,美俄关系“重启”失败,最终恶化,并因乌克兰、克里米亚、叙利亚等问题陷入冷战后最严峻的境地,徘徊在“新冷战”边缘。本次美国大选期间,IP地址显示为俄罗斯的黑客攻击侵入民主党高层邮件系统,导致大量不利于希拉里阵营、有利于特朗普的信息外泄,一度在民主党内部引发信任危机,美国军情系统调查后宣称“俄罗斯干预美国选举”,这为白宫易主后的美俄更激烈较量埋下了伏笔。希拉里·克里顿及其团队乃至整个民主党精英群体大多是从传统、陈旧的地缘政治视角审视俄罗斯的,敌意甚深。如当政,其所接过的美俄关系还有继续下行的空间,俄罗斯方向将牵扯其外交布局的大量精力,即使有心,也仍做不到集中对付中国,更何况中俄战略合作近年有大发展。
2 016年美国大选纷乱不堪,背后是民意的撕裂,精英政治受到来自反传统、反建制、反政治正确力量前所未有力度的挑战。如果希拉里·克林顿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成功当选,那么在相当程度上就意味着建制派在危机中赢得了喘息,美国社会的共识并未遭到根本性的颠覆,大多数人仍然选择传统的主流价值观和运行模式,这样的选择在今后一段时间的美国外交当中会有所反映。这同时意味着,新总统在就职后必须对此次选举中暴露出的社会分歧和政治扭曲问题作出回应,采取主动措施对美国进行“政治疗伤”,重建民众因极化政治和两个阵营在此次大选中相互抹黑而流失的政治信任和信心,而这必然耗费新一届政府的主要精力,并且同样必然在美国外交当中有所反映。
希拉里·克林顿的总体政策框架在她与竞选搭档蒂姆·卡因9月6日正式出版的竞选政策白皮书《团结起来更强大:美国未来的蓝图》中有系统阐述。这套政策优先处理美国的经济、就业和金融改革,再就是关注教育、移民、打击犯罪、控枪、平权等社会议题,对外则重视反恐、强化盟友关系、应对中俄等战略对手、保持强大军力、维持国际规则以及坚守美国价值观等多项任务。这意味着,希拉里·克林顿上台后,仍将首先聚焦国内事务,不会急于在包括对华关系在内的对外关系方面寻求大幅改变和突破,也不大可能在国际上立刻主动挑起重大事端。
希拉里·克林顿 视觉中国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