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136  祝永亮  帽子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商海龍吟 » 正文

汕台合作大有可为 应抓住机遇促进两地繁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28  浏览次数:166
核心提示:     本报讯(记者黄颖邓丹丹)汕头与台湾不仅地缘相近,在语言、文化等很多方面也有共通之处,历史上两地交

    本报讯(记者黄颖邓丹丹)汕头与台湾不仅地缘相近,在语言、文化等很多方面也有共通之处,历史上两地交往十分密切。在昨天举行的“2007南澳论坛:两岸产业合作与企业创新”学术研讨会上,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对两地未来的交流和合作给予积极评价,他们认为汕台合作大有可为,汕头应当抓住机遇,加强与台湾的经贸、文化合作,促进两地共同繁荣。抓住发展机遇寻求合作商机

    地缘相近是汕头、台湾两地合作最重要的优势之一,与会学者认为,汕头应充分发挥这种优势,主动、积极地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利用国家政策的支持,密切跟台湾的合作。市台港澳经济研究会副秘书长、副研究员杜干庭对记者说:“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海峡西岸作为一种国家战略来支持、来关心,这对汕头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汕头应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这样当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台商台资大量涌入的时候,必然会分流涌入一部分到汕头,所以汕头应充分利用这个机遇。”

    一些学者认为,目前台商在大陆的投资已向技术密集型和服务型产业升级,汕头应积极分析产业转型过程中的空隙,充分发挥自身在人力资源和产业资源上的优势,寻求合作商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李非对记者说:“汕头其实既具备吸引传统产业,又具备吸引技术、服务型产业的条件,可以各类产业兼收并蓄。因为汕头相对来讲,在工资、地价等方面跟沿海一线城市比,还是有竞争力的,随着沿海城市劳动成本以及地价成本的上升,台商在那边的发展空间变窄,他们必须向新的地方转移。”产业优势互补促进两地合作

    还有学者认为,汕头与台湾两地间长期存在着产业互补关系,汕头应该抓住这些特点,形成与厦门、珠三角等地不同的优势,更好地密切与台湾的产业协作。台湾政治大学、澳门理工学院教授邵宗海对记者说:“在这个互补原则之下,汕头怎么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弥补台湾方面的缺少,我想这方面有很多可以思考的地方。”

    台湾师范大学的麦瑞台博士则认为,汕头最大的优势就是港口优势,从地理位置上讲,这种港口优势仅次于厦门,因此在与台湾的经贸合作方面,汕头应更加充分利用这种港口优势,让港口发挥应有的作用。此外,麦博士还认为,汕头不仅要在工业方面加强与台湾的合作,在农业方面同样也可以形成优势互补。汕头具有良好的农业基础,而台湾在农业科技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汕头可利用现有的农业基础优势,加强与台湾农产公司的联系,合作研发新的农产品,走专业化、市场化道路,并用农业来拉动工业,促进经济发展。优化投资环境走品牌化道路

    有不少专家和学者认为,要加强汕台两地的经贸合作与交流,投资环境是决定性因素之一,而汕头想要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必须紧抓机遇,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为两地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台湾高雄义守大学企管系副教授叶兆辉表示,要进行招商引资,投资环境很重要,汕头政府倡导的“诚信”理念对于投资者而言是一个“定心丸”,有利于汕台两地经贸合作活动的开展。叶教授还指出,台商到内地投资都比较关心投资环境问题,如交通问题、治安问题等也是他们考虑的因素之一,因此汕头一方面要抓住各种机遇优化投资环境,另一方面要整合资源,走品牌化道路,让汕头真正成为投资乐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工信部备案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