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广播影视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视听新媒体业务的快速发展,加快建设一支规模适宜、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分布均衡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1980年,中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为22万人,到2006年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增至62万多人。
从相关统计结果看,在1980年至2006年间,广播电视从业人员队伍规模以年均6.7%的幅度增长。考虑到社会经济发展、技术发展、人才供给以及广播电视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等多种因素,综合测算出广播电视从业人员增长幅度约为4%。按照这一增长幅度,预计到“十一五”末,2010年我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队伍总量将达到72万人左右,比2006年增长10万人左右;到2015年,将达到88万人的总量目标,将在2006年基础上增加26万人左右。
从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广电人才市场需求结构呈现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1)以注重传统的专业技术队伍向掌握广电科技发展新技术的高层次人才转变。传统广电媒体的主要任务就是采、编、播、控。对广电人才的要求是:政治高、纪律强、业务精,就能满足传统广电媒体宣传业务的需求。因此,民间流传着“一流人才进报业,二流人才进电台,三流人才在电视台”的说法,也印证了广电行业进人门槛较低的普遍现象。但广播电视数字化带来的是广播电视制作、传输、播出、监测、监管等方面的技术革命,因此数字化也正改变着广播电视业现有人才结构。当前,那些能掌握广电科技发展新技术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等高层次人才缺口巨大,此类人才在今后将会有旺盛的需求。
(2)以注重专业技术型队伍向创新型、专业交叉型、学科综合型人才队伍转变。《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抓好文化创新能力建设,以内容创新为核心,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加速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提高中国文化自主创新能力,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创新成果”。广播电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创新、广播电视艺术创新以及广播电视技术创新等已经成为今后发展的着力点,相应的创新性广电产品、服务将会有大量的创新型、综合型的人才需求。
(3)以注重传统宣传队伍向既懂宣传业务又懂传媒经营、管理的知识复合型人才队伍转变。随着现代广电产业的发展,传统广电人才队伍在市场意识、营销观念、经营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已经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大大阻碍了广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一些广电单位开始着手挖掘、培养一批广播影视改革发展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版权管理、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知识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这一类人才在未来5~10年将会成为广电人才市场需求的重点,并且在人才数量上会有较大的增加,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广电现有人才结构。
(4)以注重本土化队伍培养向懂传播、会管理、精通外语的外向型、国际化人才队伍的转变。随着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的发展,广播电视业开始转向跨行政区域、跨媒体经营,有的甚至开始走出国门。因此传统本土化的人才队伍已经很难满足广播电视业走出去发展的需要,一些懂传播业务、会经营管理以及精通外语的优秀人才成为广电人才市场需求重点之一。
- 下一篇:广播电视人才队伍状况与需求分析(下)
- 上一篇:广播电视人才队伍状况与需求分析(上)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