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后一段时间,我省围绕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强化职工岗位培训,重点加大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及技术攻关、岗位练兵等活动,培养和形成一支企业技能带头人队伍,使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对全省所有在职职工进行技术提升培训轮训一遍,使60%的职工的技术水平及技术等级得到提高。
二是整合资源,创建一批高质量、大容量、高效益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整合优质资源,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在西安、宝鸡、渭南、延安、汉中等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城市,依托以培养当地主导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紧缺的技师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技师学院、技术学院,建设10所高质量、大容量、高效益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在其它地级城市依托以培养高级技工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高级技校,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高级技工)培训基地。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全省在建成10个国家级和20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
三是以校企合作为纽带,实现技能人才校企培养与使用的无缝对接。大力推行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制度。目前,陕西已建立了由省劳动保障厅牵头、行业企业和职业院校、以及有关方面专家组成的省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协调指导委员会,加强全省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的统筹协调工作,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院校与企业对接平台,制定全省开展校企合作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在全省积极探索、推广“定向双元式”、“投资合作式”、“进修提高式”、“校办企业式”等多种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厂校紧密联手,共同培育高技能人才。
四是加强高技能人才师资队伍建设。整合现有技师学院、技术学院和高级技校的优质资源,建立陕西高技能人才师资培训示范基础,全省每年重点培训1000名技工院校骨干教师,到“十一五”期末,力争全省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的比例达到25%以上。
目前,陕西及我国职业培训教育正处在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发展时期,以高技能人才为主体的技能人才高端带动创新机制方兴未艾,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这大好机遇,不断研究解决职业培训及高技能人才工作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职业培训及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真正成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民安居乐业,构建和谐社会的助推器。
- 下一篇:职场“圆周率” 掌握求职“360度”
- 上一篇:让职业教育持续“俏”起来
共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