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新疆  136  祝永亮  帽子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商海龍吟 » 正文

国际需求旺盛为IT人才输出创造良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11-28  浏览次数:126
核心提示:     日前,曾庆佳等14名北大青鸟深圳中青培训中心的学员与新加坡东日集团签署劳动合同,以每月1200-1300美元的薪水,前
    日前,曾庆佳等14名北大青鸟深圳中青培训中心的学员与新加坡东日集团签署劳动合同,以每月1200-1300美元的薪水,前往柬埔寨分公司提供IT技术支持。东日集团柬埔寨项目负责人伍炽宏表示,这些学员的能力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同等技术水平,并且学员的学习能力,接受新知识速度都要强于发达国家员工。

  目前,中国每年对外劳务输出的人数约为20万至30万左右,仅占全球总量的1%。劳务输出的产业结构也落后于世界人才需求的更新速度,仍以制造、农林牧渔等传统产业为主。与此同时,世界劳务人才的主要需求却开始集中在IT这样的劳力和智力密集型的产业上。

  然而,受经济增长放缓、人口增长放慢(甚至负增长)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很多发达国家的劳动力供给逐步减少,这将很大程度上制约IT产业的发展。北大青鸟CEO杨明告诉记者,因为IT产业是一个劳力和智力密集型的产业,产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它比传统产业更加依赖人力资源,人员规模往往对产业规模起着重大的影响。据统计,目前美国IT人才缺口达100万,欧洲IT人才缺口更达到170万之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IT人才能力不断提高,并逐步得到更多国外企业的认可,发达国家开始将目光投向我国。

  我国IT人才培养一方面依赖各大高校的培养,另一方面依靠IT职业教育的培训。高校注重对人才的理论培养,这种培养模式的好处是学生的理论基础扎实,逻辑思维力强,但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较差,进入职场后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岗位要求。IT职业教育侧重对人才实践能力的培训。以北大青鸟为例,其采取理论学习与上机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的配比是1:1,克服了学历教育存在的知识更新慢,重视理论、缺少实践的弊端。东日集团柬埔寨负责人伍炽宏告诉记者,“我们也曾经尝试过从我国的高校找一些员工,但动手能力距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而北大青鸟的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很强,在企业很快能发挥作用。”

  国际IT人才需求旺盛,国内IT人才培养渠道多样为我国IT人才输出创造了发展的良机,与此同时,我国IT产业自身发展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人才缺口是当前最严重的问题,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IT行业人才缺口超过100万,自给自足尚不能实现,向国外输出人才就更加困难。目前我国可能无法实现IT人才的大规模输出。但相信在国家高度重视、培训产业合理发展,人才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我国的劳务输出市场发展将在不久的未来向国外先进水平靠近,跻身世界劳务输出的大国行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服务条款 | 版权声明 | 工信部备案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