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工具  进口食品  鱼小文  新疆商业网  武功  136  新疆  祝永亮  帽子  乌鲁木齐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风采 » 正文

一位焉耆县维吾尔族老人眼里的新变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7-16  来源:天山网  作者:徐军  浏览次数:208
核心提示:我叫库尔班·努拉洪,今年67岁,是焉耆县七个星镇呼尔墩村的一名“四老”人员。我入党近40年,给村党支部写过许多思想汇报,今天我向党组织汇报我看到的新变化。
    我叫库尔班·努拉洪,今年67岁,是焉耆县七个星镇呼尔墩村的一名“四老”人员。我入党近40年,给村党支部写过许多思想汇报,今天我向党组织汇报我看到的新变化。

    种地领补贴

    “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养殖补贴,地膜补贴,滴灌补贴,抗震房补贴,种植保险,养老保险……种地不缴税还给补贴,这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而现在实现了!”我家世代都是农民,可以说和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大家都说人勤春来早,但我那时是春来人就愁,因为在六七十年代村里没修防渗渠,而且土地碱化严重,种啥啥不成,农民生活极其困难。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分到了7亩地,吃喝不发愁,家里有存粮。三年前,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我承包了25亩地种皮牙子,一年收入2万多元。在我的带动下,村里400户人家调整产业结构,种植辣子、棉花等经济作物,手里都有了钱。现在村里60%的地都装了滴灌,只需动动手,开开阀门,不用淌着泥巴浇水了。特别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让农民在轻松种地之余,还享受国家各种农机购置补贴。现在,买农资、打农药、播种等大小农活都开拖拉机,用不着像以前肩挑人扛了,连辣子也是机械收。真是政府补贴来种地,农民整天笑嘻嘻。

    上学不掏钱

    五十年代,我们村的教育基本上是空白,整个乡都没一所像样的学校,好多维吾尔族农民上不起学,不识字,只能在纸上用画圈来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水平,为我们村新建了漂亮的小学,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和“二免一补”政策,现在全村的娃娃都能上得起学了。去年村里几个娃娃考上了大学和内地高中班,县里还发了助学补助。我家的几个孙子在小学双语学校读书,家里一分钱都没掏,全部由政府出资,中午学校还管娃娃一顿饭,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啊!

    住上安居房

    我们村以前住的房子都是用土坯垒成的,一旦遇上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只能眼睁睁看着房子被震倒、冲垮。这几年,党和政府为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对我们村进行了重新规划,给每户建房的群众补助资金2.85万元。通过党和政府的努力,现在村里家家都住上了宽敞舒适的新房。如今,我们村旧貌换新颜,有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路两旁的绿化带干净整洁,农家小院里“三区分离”、清洁卫生,自来水、沼气通到灶台前,村里许多家庭用上宽带。现在农村和城里一样,晚上有路灯,还用上了冲水马桶,每天干活回来都能洗上热水澡,真是太方便了!农民发自内心地说:“住上安居房,不忘共产党!”

    看病有医保

    以前农村交通极不方便,谁家的人一旦得了病只能坐毛驴车到县上去看病,村里好多得重病急病的人由于交通不便耽误了看病,生了大病干着急。而现在我们农民个人一年只需承担60元就可以参加医疗保险了,村里100%的农民都参加了医疗保险,生活困难的农民也看得起病了。我老伴有心脏病,以前只因没钱一直不敢去看病。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行后,去年我带她去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病,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花了共6.2万元,结果一报销自己只掏了1.8万元,其他费用全部国家报销,要是放在十年前,想都不敢想。为方便群众就近看病,村委会还建起了卫生室,有专门看病的大夫。现在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再也不用为看病贵、看病难而烦恼了。

    喝上自来水

    我们村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地方,村里几代人夏天喝“涝坝水”、冬天喝“冰棍水”。夏天“涝坝水”碱性太大,而且人畜共饮,好多人因喝不干净的水而导致生病,有时村民还为抢水打架呢。在严重缺水的季节里,还要赶上毛驴车架上水桶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拉水吃,有的还背水吃。1997年,党和政府实行防病改水工程,出资打井给我们村家家户户装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现在再也不用为吃水而发愁了,喝一口干净清凉水,真是甜到心里头了。

    文化乐享受

    我当村干部时,村里连一个像样的开会场地都没有,每次村里开会不是在田间地头,就是在村民家里,农民想办事找不着村干部,谁家娃娃结婚办个麦西热甫都没地方,村里好多年轻人没事干就蹲在村口围成一团,不是赌博就是喝酒。现在好了,上级政府投资90多万元为村里建起了占地1000平方米宽敞明亮的二层楼村委会办公室、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排球场和篮球场也建好了,村委会每周还组织村民进行各种培训学习和举办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同时,乡里为进一步丰富我们农民的科技文化生活,解决农村读书难、读报难、借书难的问题,由政府免费提供资金和书籍供农民进行借阅,现在藏书已达120多种4000多册。农村学科技、用科技、懂科技的人越来越多了。

    网上查农情

    人少地广,村与村又分散,信息闭塞是当时新疆普遍存在的大问题,村里有个红白喜事等活动需提前骑着毛驴通知亲戚朋友,如果哪个老人去世还得专门派人去其他村挨家挨户喊话通知,信息只能依靠捎话传递。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县上相继为我们村装上了广播、电话,农村广播电视入户工程给我们村免费发放了收音机、彩色电视机,供我们收听收看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县委组织部还在村委会装上农村党员电化教育设备,为党员开展教育学习活动创造条件。现在更好了,手机已经在农村基本普及了,连我们村放羊的人兜里都装着手机。村里谁家结婚、娃娃割礼只要一个电话就行了,不用再跑十几公里的路去传话了。村里好多人家装上电脑宽带,能随时掌握国家“三农”政策和全国各地农副产品行情。

    各民族一家亲

    家和万事兴。我们村是由维、汉、蒙、回、土5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聚居村,几十年来,村里各族群众团结互助、和睦共处、亲如一家,没有发生过一起涉及民族矛盾纠纷的事件。我清楚地记得1962年从江苏如皋县来支边的青年顾良成到我们村的场景。那时他住地窝子,也吃不饱、穿不暖,我爸爸知道后热情地叫他到我们家,给素不相识的顾良成和几个支边青年吃抓饭。爸爸还经常给他们送去吃的和用的东西。支边青年教我学汉语、学科学种田知识,而我则教他们学维吾尔语。有一年冬天,我的二女儿半夜突然高烧不退,而我的脚白天干活扭伤了,顾良成知道后,二话没说,抱起孩子直奔镇卫生院。我一直担任村里的调解员,是我们村民族团结的见证人,几十年来,村里各种生产生活纠纷都是我去调解、化解、平息,大大小小的事差不多有5000多件吧,但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群众上访和民族矛盾的事件。

    我们村发展得这么好,都是党和政府给我们带来的。为感谢党,我编了一首歌叫《共产党亚克西》,我要教全村人都会唱这首歌。

转自:
http://news.ts.cn/content/2013-07/16/content_8429656.htm

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紫叶网络采集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顾问 | 会员服务 | 版权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新ICP备150038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