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外企也存在实效性并非十全十美的企业通病,至少一半的市场费用无效、低效,有些甚至演变为有预算费用就要花掉,至于花的是不是地方,是不是具备效果,是否年年老一套、不思进取,并未有效按照精准营销、实质经营的理念真正细抠。也就出现了很多当年从总部空运矿泉水作为药店促销品成本和实效完全倒挂的经典段子。矿泉水如此,其他自不必提。坐在办公室管理市场、用胡萝卜加大棒的行政方式管理市场都很常见,缺乏的是真正专业化地管理市场,孜孜不倦地加以提升完善。
外企的制度相对健全,但如果缺乏实质经营、实质管理的深入细致,也会有很多啼笑皆非的痛。一切往往只是寄望于找来的人诚实、规范和公正。曾和国内第一大合资企业的前财务总监一道为投资项目做评估审计,很快就发现,财务的审计方式只是确保票据真实,账目对齐,至于票据和账目的背后,甚至是明显的关联交易和很多经营支出的异常情况和风险,从财务的角度无法发现问题。
一些空降来的其他行业高层人士疲于开会和空中旅行,尚需时间熟悉了解企业情况、行业情况和中国市场情况,学习掌握医药营销和医药管理,只能凭借信任和直觉在各种数不过来的费用申请上一一签字。两个要害关口如果都是如此,如GSK这样的情景可以想见。有些企业真实的管理水准和一些国企不相上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企业病。如果环境顺风顺水还好,如果遭遇极端寒流就会成为远古时代的恐龙被人瞻仰。
员工入职背景审核和离职友善处理也是各企业需高度重视的,简历注水已成普遍现象,很难找到未经整容和包装的天然简历,而用错一个人,除了能力缺失以外,还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和影响。
很多企业东窗事发几乎都来自于遭受不公对待的离职员工,对于为公司做过贡献的离职员工,企业需要尊重和感谢员工的付出,人性化妥善处理,不给自己日后埋下危机和隐患。员工管理,也需纳入企业的内部客情关系维护中。
转自:http://www.zyzhan.com/news/detail/33750.html
新疆商业网新闻中心编辑风铃网络采集